yl23455永利官网 - yl23455永利欢迎您
学生天地

【暑期社会实践(六)】察水肥难题,谋棚户新策

来源:yl23455永利官网赴延安水肥管理技术调研服务队   作者:陈芝美/文 周宏烨/图   发布日期:2025-08-01     浏览次数:

     

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,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“三下乡”活动号召,7月23日,yl23455永利官网赴延安水肥管理技术调研服务队前往延安市安塞区,通过实地考察、农户访谈、技术交流等形式,全面了解当地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技术需求。

图4.jpg

产业转型:从贫困村到示范村的蜕变

安塞区立足山地资源广、光照质量好、昼夜温差大等优势,在吸收、总结过去建棚经验的基础上,创新研发的“九五”式日光温室棚型结构已成为当地设施农业的标杆。调研发现,金盆湾村和宋家沟村的山地日光温室多为农户自建,政府通过每米200元的压顶墙体补贴政策有效激发了农户积极性。

图2.jpg

“过去的金盆湾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,村民年收入不足万元。”金盆湾村山地日光温室技术员张远富感慨道,“自2017年起,在安塞区蔬菜服务中心和政府的帮助下,我们引导村民积极转变生产方式,共建立起118座新型日光温室,现在户均年收入超过4万元,让‘贫困村’摇身变成了‘金银满盆’的蔬果产业村。”

图1.jpg

技术瓶颈:自动化需求与成本压力的两难困境

深入走访20余户菜农后,调研队发现,两村农户都希望能有远程控制的自动化通风设备,以节约劳作时间,减弱劳动强度。金盆湾村一位农户表示:“我的大棚建了十几年了,平时都需要手动去打开通风口,遇到紧急情况根本来不及。我非常希望能有一个自动化通风设备实现远程控制。”调研显示,单棚自动化通风设备安装成本约2万元,大多农户存在一定经济压力。

两村在定植前、返地期、齐苗期主要使用有机肥等复合肥作为底肥,其他阶段多用水溶肥。多数农户认为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投资高、操作复杂且耗电大。近年来主要利用简易水肥一体化管道滴灌技术,大约1小时就能完成施肥。

图3.jpg

此次调研,实践团队深入设施蔬菜农业生产一线,了解到个体种植农户的技术现状及需求。实践表明,产业扶贫“从无到有”的阶段性胜利后,“从有到优”的质量革命更需要科技创新与政策智慧的深度融合。

调研队成员丁鑫羽感慨道:“看到农户手上厚厚的老茧和期盼的眼神,我真正理解了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’的深刻含义。作为农科学子,我们必须研发农民用得起、用得好的技术方案。”团队指导老师胡晓辉表示,下一步将结合实地调研数据,联合学校专家开发远程控制的低能耗智能灌溉系统等自动化设备,并计划在安塞区建立长期实践基地,持续为乡村振兴贡献西农智慧。

编辑:李双越     终审:胡代欣